
姓名:陈露菡
职称:讲师
职务:无
任教课程:《新闻传播学术名著导读》
代表论文:
[1]《智能时代的阅读革命:AI阅读运行机制转换与意义生成嬗变》,《出版发行研究》,2025年第4期,CSSCI期刊;
[2]《超越视觉中心主义:触觉媒介研究的源流、对象与新方法论》,《当代传播》,2024年第5期,CSSCI期刊;
[3]《量化“门当户对”:一项对青年人表格式婚恋的研究》,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·妇女研究》,2024年第8期,四大学术文摘,全文转载;
[4]《量化“门当户对”:一项对青年人表格式婚恋的研究》,《中国青年研究》,2024年第5期,CSSCI期刊;
[5]《ChatGPT赋能新闻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》,《传媒》,2023年第22期,CSSCI扩展版;
[6]《作为技术图像的AI绘图:本质与未来走向》,《青年记者》,2023年第22期,CSSCI扩展版。
代表著作:无
科研项目:
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:国际传播媒介基础设施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研究(24CXW014) 。
获奖情况:
无
自我介绍: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,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,天津财经大学管理学学士。研究方向聚焦于智能传播、家庭传播、媒介研究与身体传播,致力于探索技术变革下的传播机制、人机关系及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实践。
在进入学术界前,曾有六年媒体从业经验。既在《潇湘晨报》担任记者,锤炼了扎实的新闻采写与深度报道能力;也曾在新媒体公司担任内容总监,深度参与并主导微信公众号、小红书等平台的内容策略制定与运营,对互联网内容生态具备一手的管理与实操经验。
博士期间,围绕AI阅读、触觉媒介、青年婚恋话语、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影响等议题展开研究,已在《出版发行研究》、《当代传播》、《中国青年研究》、《传媒》、《青年记者》、等CSSCI及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,并获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》全文转载。现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“国际传播媒介基础设施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研究”。目前讲授《新闻传播学术名著导读》课程,期待在教学与科研中持续探索传播学的前沿议题与社会价值。